至中間內容 至網站導覽

食農教育
甘藷

學名:Ipomoea batatas (L.) Lam.

英名: Sweet potato

科名:旋花科

別名:番藷、地瓜、山芋、甜藷、紅山芋、紅藷

甘藷為蔓性塊根多年生草本、旋花科植物的塊根,原產於美洲,早期由西班牙人從中美洲、北美洲帶回,又傳至馬尼拉,由葡萄牙人傳播於馬來群島。中國商人陳振龍於西元 1594 年,將呂宋的甘藷苗帶回福建。而臺灣的甘藷根據記載是約在 17 世紀初明末荷蘭佔領時期,由中國大陸褔建引進,迄今約兩百多年歷史。

甘藷能適應氣溫較高的環境,因此在熱帶、亞熱帶、溫帶南部地區廣為栽培。甘藷生性強健,種植法通常採用種藷或 扦 插繁殖。 扦插繁殖法為剪取甘藷莖葉先端數節枝蔓,淺斜插入鬆土中,保持土壤濕度即能存活,大面積栽培時多採用 扦插法。從扦插到收穫約需 5 6 個月,塊根貯藏時間可達 2 個月。

臺灣甘藷栽培最鼎盛的時期是在西元 1950 1970 年間,當時栽培面積 20 40 萬公頃,年產量 200 340 餘萬公噸,是當時農村副業重要的飼養牲畜飼料及輔佐用糧食;之後由於社會型態變遷,進口飼料玉米取代甘藷作為牲畜飼料,甘藷的需求量因而銳減,栽培面積也逐年大幅降低。直到近年,國人飲食及膳食結構改變,追求健康養生,食用或食品加工用甘藷及葉菜藷逐漸受到青睞,臺灣甘藷栽培面積才開始穩定,成為次於水稻的重要食用作物。

甘藷的品種多,用途可分為塊莖食用、供製澱粉及專供摘取嫩心葉食用三類。甘藷鮮嫩的莖葉在臺灣早期農家稱為「豬菜」,是家裡養豬的主要飼料,現在成為人們的健康養生蔬菜;而甘藷削成細絲曬乾所製成的「甘藷籤」,在臺灣經濟貧困、米糧不足的年代裡是重要的輔助糧食。近年來,甘藷被視為一種保健食品,因為熱量不高,卻含有大量澱粉質、纖維質、維他命 A C 等成分,對於飲食過度精緻的現代人來說,是取得容易又健康的食品。除了食用外,甘藷還可作為製造酒精、醋及發酵工業的原料,用途相當廣泛。

資料來源: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-農林漁牧

甘藷

BACK
版權所有©2020臺北市政府教育局˙最佳瀏覽:畫面1024×768以上˙更新日期:113-04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