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燒新鮮事-諾羅病毒 時事追追追 臺北市立文昌國小劉聰美營養師
新聞報導:「依據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,近期全國急診腹瀉的就診病例百分比8.16%、門診3.88%,均高於去年同期,主要都是由諾羅病毒所引起。事實上,每年諾羅病毒導致多起群體腹瀉,主要發生在學校(幼兒園及國小)、醫院及護理之家等機構場所。」
從近來層出不窮的飲食問題、群體腹瀉與醫療機構就醫情形來看,清楚顯示諾羅病毒的威力實在不容忽視,尤其諾羅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播能力,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,可能經由與病人密切接觸,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,即使乾燥之後的病毒也能透過塵埃傳播,加上潛伏期很長,患者的排泄物中會延續2星期都有病毒的存在,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危機,在團體生活中很難能保證我們永遠不會碰到,因此如何預防是目前重要的課題。
學校發生的實際案例,提醒大家多注意
猶記得在101學年度第一學期即將結束的前兩天(1月16日),台北市某所學校同班的6位同學接連2天出現身體不適請假,導師去電關心,得知某些同學有上吐、下瀉、出現發燒症狀,因此導師立即請同學去健康中心領漂白水,進行環境消毒,並告知該校護理師,請她進行後續追蹤。
護理師立即打電話詢問家長學生的狀況,結果發現第一位同學是在1月15日清晨出現上吐、下瀉、發燒等症狀,其餘同學也在接連2天陸續出現相同的症狀,醫生診斷結果為〝疑似〞感染諾羅病毒。學校依規定通報衛生局後,轄區衛生單位人員立刻到校協助處理,並請學生留糞便檢體送驗,才能確認是否真的是為諾羅病毒或其它原因所造成的感染,也因為諾羅病毒症狀類似食物中毒(上吐、下瀉、發燒),因此也請該校營養師一同前往處理。
處理過程中分別詢問了6位同學1月14、15日的進食狀況,發現這6位學生在1月14日早上都喝了某位同學的飲料,中午也聚在一起吃彼此自備的便當,初步判定「共飲、共食」為發病原因,三天後糞便檢體化驗結果,也證實是諾羅病毒感染(是否罹患諾羅病毒,需經由糞便檢體檢驗結果來診斷),進而排除是因為吃了學校午餐所造成的食物中毒案件。
再次提醒大家,「共飲、共食」是很容易傳染病毒的途徑,不論是流感或諾羅病毒…,所以同學不要因為樂於分享而共飲、共食,否則就會害到其他同學感染疾病喔!!
同學如果感染諾羅病毒,除了多休息外,也要注意營養及水分、電解質的補充,尤其是有明顯出現上吐、下瀉症狀的同學,應該多加注意是否出現脫水的情形。
此外~對抗諾羅病毒需謹記「四要」:
- 要勤洗手(特別是在如廁後、進食前及準備餐點之前)。
- 要新鮮食物。
- 要徹底地煮熟食品,避免生食生飲。
- 要注意清潔(如果有一些微的不適症狀,請戴上口罩以免傳染給別人),做好個人健康管理,就可輕鬆遠離病毒威脅。